目前分類:太極與氣功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閉目養神是我國先民養神修性的一種簡便易行而又收效明顯的方法。祖國醫學認為,神是人體生命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總稱,對心身健康關系重大。《內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見神的充耗,關繫到人的壯老;神的得失,義關繫到人的昌亡,養生者當慎養之。


1閉目靜心:在日常諸事紛擾、頭痛腦漲之時,找一清靜之地,正襟危坐,雙目閉合,眼瞼下沉,調勻呼吸,意守丹田。良久則頭腦清醒心平氣和,心靜如水,煩惱漸漸消失,進入靜謐祥和狀態,機體陰陽氣血通達順暢,心理平衡,情緒愉悅,頭腦清晰,渾身輕松。


2閉目降氣:凡遇憤憤不平或遭受屈辱,於暴躁難捺之時,要理智地控制感情,離開是非之地,閉目思量。同時用自己的雙手食指端輕輕壓在眼瞼上,微微揉摩,至眼珠發熱發脹,便覺胸膛悶塞頓開。


3閉目行悅:在憂郁悲傷、失望空虛、心煩意亂之時,退避靜舍,閉目獨坐,眼珠上視,神聚頭頂,微微仰面昂首,放鬆思想,盡量默憶、想像能愉悅身心的以往得意歡愉之事,即會覺得心神平衡,悲傷煩亂之情就會逐漸消失。


4閉目意馳:當事不如意,若有所失、心中煩悶時,閉目抬頭,臆想浩渺廣闊的天空,你就會精神振作如釋重負。或靜立於高處,閉目俯視人間萬景,定會使人心曠意馳。人身猶如滄海一粟,何堪憂慮,奈何患得患失庸人自擾。至此境界就會精神振作,如釋重負。


5閉目卧思:人有三種思維方式:第一為睜眼思維形式,第二為夢境思維形式,第三即是閉目思維形式。閉目思維是一種臨界思維「現象」,即卧而不寐,閉目意想聯翩。在這種思維狀態下,大腦排除了外界的物像干擾,又處於充血充氧狀態。如此,可促使大腦細胞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以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6閉目消食:吃完飯後靜坐休息10分鍾~30分鐘的時間,再去睡午覺、散步或是做別的事情。這對人們肝臟的保養,尤其是有肝病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當人們在吃完飯後,尤其是午飯,因為午飯吃得一般都比較多,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而且,有數據能夠說明,當身體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30%,如果再行走、運動,血液就又會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時,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到50%以上。如果肝臟處在供血量不足的情況之中,它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對肝臟的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患有肝病的朋友,建議飯後閉目養神10分鍾~30分鍾。


7閉目養氣:「人活一口氣」,這「氣」就是心氣兒,是精神狀態,是活到100歲的動力。老年人常感到氣不夠用,特別是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病人,閉目靜養以培補元氣,是十分必要的。


8閉目賞樂:你可以常常閉目聽一些自己喜愛的音樂和戲曲,或引吭高歌,或彈奏樂器。優美的旋律可增進大腦活動,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對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9閉目解乏:勞逸結合對老年人來說特別重要,當體力勞動累了,或讀書看報寫字作文疲乏了的時候,不妨閉目靜養片刻,這對迅速恢復精力和養生保健都大有益處。


10閉目釋煩:常言道:「眼不見,心不煩。」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意思是說閉上眼睛不但可以養目,而且可以靜心。心靜則神安,神安則災病不生,福氣永存。遇到繁雜吵鬧的場合、自己不願看的場面,又不便避開之時,不妨閉目靜養,既能洗目清心,鬧中取靜,消除煩憂,又能偷空養生,何樂而不為?


11閉目養陽:古人有曝背之樂,老年人適當的閉目靜心曬曬太陽,實為養生一妙法。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克勞瑟發現,如果不是嚴重高血壓症,經常曬太陽就能夠降低血壓。當人的皮膚受到陽光照射時,便會產生維生素D,維生素D參與人體的血液循環。科學家對兩組患者進行觀察,一組服維生素D,一組接受光療法。一段時間後,服維生素D片的患者血壓沒有出現變化,而接受光照的患者血壓有明顯的降低。


12閉目動形:老年朋友們不妨試試,找一處清靜之地,雙目微閉,全身放鬆,以盡可能慢的動作打一套太極拳,充分體會緩慢柔韌、圓活連貫的要領,定會有意想不到收獲。


13閉目強記: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日漸衰退,常常會遇到要記起某個人、回憶某件事,一時半會兒就是想不起來,抓耳撓腮甚是痛苦。其實此時不妨閉目靜養幾分鍾,待全身放鬆,心平氣和,或許會靈機一現,豁然開朗。


14閉目靜息:老年人瞌睡少,睡眠欠佳是常有的事。遇到一時睡不著,或半夜醒來再也難以入睡時,千萬不要心煩意亂,不妨閉目養神,以靜其心。或許不久就能安然入眠,即使不能入睡,靜息也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15閉目神遊:靜坐閉目,給想像插上翅膀,飛向野外,觀靈山秀水、望天高雲淡、攀泰山華山、聽飛瀑松聲、游長江大海……此時心怡神馳,心靈與天籟之聲切切私語,人天合一,會有一種身輕如燕的感覺。人到老年,不能日行百里,卻能神行萬里,這種「精神暢游」非常有利於身心健康。


 


編後語:目為人之靈竅,心靈的窗戶,傳神的靈機,人體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閉目可以養生,閉目養神對於中老年人以及終日勞心用腦或長期專一使用目力者,是大有裨益的。閉目養神時,要排除雜念,精力集中,無思無慮,達到入靜的境地,才稱得上專意保養。有暇之時,閉目養神,持之以恆,定會獲益。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晚睡覺難做夢 左翻右翻難入眠
夢裡想思眠最美 如須美夢給祕方
祕密就在檔案內 每日練功睡夢美

    神門穴就是入睡之神!


睡不好時不妨試試神門穴
   
女兒很少有睡不著覺的時候。昨天晚上940女兒就鑽進了被窩。可是1010分的時候她跑進了我的房間說:「媽媽我睡不著!


    我趕緊讓她回自己的房間,我一邊跟著她進屋,一邊快速地轉著腦子: 上星期有一天老公是半夜醒來後,翻來覆去睡不著,把我也弄醒了。我迷迷糊糊地按了按他的神門穴,只兩三分鐘的工夫,我的手還沒離開,他就睡著了!想到這裏,我先按了按女兒的少海穴,剛一觸到,她就大叫起來,看她叫得厲害,我就換到神門穴,剛揉了幾下,她便開始打哈欠!眼睛也閉上了,手也不用力了,我又按了幾下,然後把她的小手輕輕地放回被子裏,躡手躡腳地回到了我的房間。


    今天早上女兒起床後,我問她:你知道昨晚你什麼時候睡著的嗎! 她想了想,回答:「不記得了。媽媽你太棒了!」注:神門穴:位於腕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安定心神的作用非常強,還能瀉心火,睡前點按易入睡。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相信嗎?只要花10分鍾進行呼吸練習就能輕輕鬆鬆瘦下來。今天我們就來教你中醫減肥中非常簡單的氣功減肥法,這種減肥方法超級容易,而且減肥效果良好,趕緊一起來學習怎樣減肥吧!
  氣功可以說是屬於運動的一種,但是它和一般我們認識的運動不同,因為氣功不只是肢體活動,同時也是內臟的運動。當我們進行呼吸、吐納等動作的時候,身體內部就會產生很大的能量,可以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讓營養順利到達臟體的每一個枝微末節,並且將原本堵塞的壞死細胞去除掉,排出毒素和廢棄物,讓體內的氣血通暢,五臟六腑運作正常,身體自然就可以達到健康的狀態。而肥胖本來就是因為過量飲食或者內臟運作不正常所造成的水腫、脂肪過多的病症。另外過食的原因大部分是心理壓力造成的,可以通過氣功的吐納讓人變得穩定,減輕壓力。同時氣功可以增加人體的生命能量,於是很自然地對食物的需求就減少了,熱量攝取也就相對變少啦!
  燃燒脂肪的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



Step1 平穩地坐在椅子上,將背部挺直,雙手手掌輕輕地放在大腿上。


Step2 慢慢地吸滿氣在腹部處(可以感覺到肚子是突出的),憋住2秒,然後再慢慢地吐出氣。這樣每天反復進行10分鍾。
  
肩背手臂減肥
  這個動作可以運動到肩背部及手臂的肌肉群,當手掌快速摩擦時可以使身體迅速發熱,加速脂肪燃燒。


摩掌式


雙手平舉至胸前合掌




Step1 雙手平舉至胸前合掌。


兩手快速地互相摩擦


Step2 兩手快速地互相摩擦。
  這樣持續動作3分鍾為一節,每次做3節,中間略微休息。


 擺頭式


 右手繞過頭部


Step1 右手繞過頭部按住左邊太陽穴,吸氣的時候頭部向左轉,將氣憋住2秒。


慢慢地吐氣


  Step2 慢慢地吐氣,並且將頭部轉向正面。
  以同樣的方式向另一方向重復。這樣左右反復為一組,每天持續做10分鍾。
  
腹部減肥
  這套動作會拉扯到腹部肌肉,如果有打嗝或者排氣的反應均屬正常。


 腹壓式


按壓住肚臍兩側


  Step1 兩手食指與拇指分別按壓住肚臍兩側,利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反復呼吸。


 輕輕地按摩腹部


  Step2 用手掌輕輕地按摩腹部。
  兩組動作分別進行5分鍾。


 扭身式


雙手平舉


  Step1 雙手平舉,與肩同高。


 保持下半身不動


  Step2 保持下半身不動,上半身向右反轉180度,保持動作約5分鍾。
  然後以相同方式向另一方向重復動作。這樣反復為一組動作。
  臀部減肥
  做以下動作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臀部的肌肉拉扯,不想要變成大屁屁的MM一定要跟著做。經常做這些動作對於腸胃及內分泌也有很大的幫助。


  俯仰式


雙手叉腰


  Step1 站姿,抬頭挺胸,雙手叉腰。


將身體向前傾


  Step2 吸氣時,將身體向前傾,讓後憋住氣約2秒。


 慢慢地吐氣


  Step3 慢慢地吐氣,並將身體微微向後仰。
  這樣每天重復動作10分鍾。

  提氣式


 平穩地坐在椅子上


  Step1 平穩地坐在椅子上,挺直背部,兩手輕輕地放在大腿上。
  Step2 吸氣時提肛,呼氣時放鬆並延長吸氣時間。
  這樣每天重復動作10分鍾。
  腿部減肥
  想要擁有漂亮的腿部曲線一定要跟著做以下的動作。
  伸展式


手臂用力地向上伸直


  Step1 站姿,挺直腰背,雙手舉高,大拇指在頭頂處相互交叉。
  Step2 手臂用力地向上伸直,腿部也要施力,並配合呼吸。
  這樣每天重復動作10分鍾。


  抬腿式


 雙手輕輕放在身體兩側


  Step1 平穩地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雙手輕輕放在身體兩側。


抬起左腿





  Step2 抬起左腿,向上伸直與身體呈90度角。

 將腳掌用力下壓


  Step3 吸氣的時候,將腳掌用力下壓,吐氣時放鬆。
  這樣重復動作5分鍾。接著換左腿重復動作,如此反復為一組。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式:肩膀運動


1.身體坐正,全身放鬆。兩手自然下垂。兩肩緩慢上舉,儘量貼近
   
耳朵。


2.兩肩緩慢向前作大圓圈的轉動。


3.兩手掌相疊。左肩緩慢的下壓,右肩緩慢的上舉,兩肩一高一低
  
儘量伸展。左肩緩慢的 往前、由下往右上,右肩緩慢的往後、由
  
上往左下,兩肩交互劃圓圈緩慢的轉動。   



第二式:頸部運動


1.左手緩慢上舉置於頭上,手指頭儘量扳住右臉頰。頭部緩慢
  
左傾,儘量向左後轉。清楚頸部扭轉的感覺。


2.頭部緩慢往下,下巴儘量接觸前胸。下巴緩慢由下往上,劃大圓
  
圈的伸展。




第三式:腰背伸展


1.身體緩慢下彎。兩手儘量碰觸腳指清楚頸椎、胸椎、腰椎、尾椎
   
一節一節彎曲的感覺。


2.兩手抱住左膝蓋緩慢上舉,下巴儘量碰觸膝蓋。


3.左腳踝盤在右腿上,左手壓左膝蓋,右手扳住右大腿。身體緩慢
   
向前彎屈,頭部儘量 碰觸左小腿。



 


第四式:前後伸展


1.兩手十指交錯 , 掌心向前。


2.兩手緩慢前伸,背部儘量往後弓。


3.雙手緩慢收回,置於椅上。腰部、背部緩慢往前弓,頭往後仰。



第五式:轉體運動


1.右手置於左肩上,左手腕扣住右手肘。


2.身體緩慢的向左旋轉。頭部轉向右後方。


3.身體緩慢回正。雙手放下。



 


第六式:軀體伸展


1右手置於頸後,左手握住右手肘。身體緩慢的左側彎,清楚伸展
  
的感覺。2.左手緩慢上舉彎曲,置於背後往下儘量伸展,右手
緩慢於背後由下往上儘量伸展。兩手儘量相扣。



 


第七式:足部運動


1.全身放鬆,兩腿儘量伸直。...雙手置於腿上。腳掌緩慢向內扣。


2.腳掌緩慢向下壓。


3.腳掌緩慢由左向右旋轉。



 


第八式:觀身受法


1.身體坐正,兩手相疊,掌心朝上,放在大腿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挺腰不挺胸,頭頂天,收下巴,全身放鬆。


2.左手緩慢上舉,心口高度往外移,左腿上方,翻掌,掌心向內,緩慢下降至大腿上。


3.右手緩慢上舉,心口高度往外移,右腿上方,翻掌,掌心向內,緩慢下降至大腿上


4.右手緩慢上舉,心口高度,翻掌,掌心向上, 緩慢移向中間,下降至腿上。


5.左手同上。6.重覆以上步驟。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八字訣


楊家有密傳八字訣,即鬆、沉、圓、整、找、懂、用八字


一、            :絕對的鬆,柔如水、輕如棉,心中不著一物,全身內外鬆淨、鬆透,一絲具不承受,一毫不予人有可借之力,即等於不與人可擊之機。


二、            :要心沉、意沉、氣沉,三者相手於丹田,且體重落實於一腳使湧泉(腳心)感帶區成為發出全身彈性的基點。


三、            :太極拳是球形的武術,人體由意念而練成球形,球形之旋動,其中心(軸心)是永遠不變,太極拳處處求圓,非但時時有蓄勁,刻刻有將敵之機,而更使對手無法找到我勁之所在之點。其來處更因我處處是圓,迫使對手之攻勢,從我身體重心邊緣滑出落空。


四、            :自腫至頂,節節貫串,週身一家,是太極拳獨特武術之精粹,意為主,氣為導,頂心、腳心中間延線為軸,腳心為有形的跟根,丹田為無形的根,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神注一方力不分散是勁整,腳一停,手不動是形整,不散就是整。


五、            :聽勁是太極拳克敵制勝之首要,俗語說,太極拳沒有聽勁功夫,等於睜眼的瞎子,因太極拳不尚摔、拿、踢、打,不尚快,不尚力,如無聽勁決無法制勝於敵。聽勁乃是沾連貼隨,不丟不頂之功夫運用,丟是真斷,頂是相抗,聽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心中不著一物,週身虛靈一片,全身每根汗毛皮膚,每個表面細胞全都是耳朵,用全副精神去聽,才是聽,聽勁是稱對手來勢之勁道,力道多少,勁路方向如何?


六、            :找勁是敵我接觸一剎那,找出最有利於攻敵之機,最有利於攻敵之勁向,和最有利於我攻敵之力點。找勁如流水之棉棉不息,如水銀瀉地無隙步入,在空間上找勁是得勢,時間上找勢是得機,得機得勢即找勁,能處處得勢,時時得機,就是找勁之極至。


七、            :聽是知彼功夫,懂是知己又知彼功夫,懂要懂得對手之動靜、意圖虛實、真假、勁道之輕重,來勁之方向,出手之快慢等,使自己在彼微動之時,我能先動,非但能先動,而且能得機得勢,即能乘敵之勁道,將出未出之際,舊勁已斷,新勁未生之際。彼勁被我引進落空之際。而自己此時勁蓄已滿,豪氣已至之時,彼勁被我接牢之時,此時不動則已,一動石破天驚,是謂懂勁之極至。簡而言之:知道何時發人最有利,何接點發人最佳,何方向發人最速,何法發人最有效,即是懂,除此謂不懂。


八、            :用勁如用兵,其法雖多,而理惟一貫,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應敵之間能以己太極拳藝之修養和思路,用之最恰當,謂之用。用之一絲一厘不恰當,謂之不會用,進之,合乎自己平時所學,所練去應敵,謂之用,不符的不知用,再進,合乎張三豐祖師遺論及王宗岳拳論,以之行功心解,體用歌之原則應敵是謂會用,不知用的謂之不懂用,簡而言之,用太極拳之理去客敵者謂之用,不合太極拳之理去克敵者是自然力,不是力學而有為的,即是不會用,不知用。總之無用之用是真用,無為而為是真為,無有之有是萬有,能萬有,即有萬用,能萬用,此時已無所謂用與不用了。


體用歌


   太極拳。十三式。妙在二氣分陰陽。化生千億歸抱一。歸抱一。太極拳。兩儀四象渾無邊。御風何似頂頭懸。我有一轉語。今為知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體用相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掤履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需方寸隨時守所守。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太極拳養生學會理事長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理:


 1、人體的血液循環之所以能夠十分的順暢,是仰賴心臟的震波以共振的方式傳遞到身體相關部位的神經叢,而使血液在血管折曲處能有足夠的牽引力不致停滯下來。此種以共振傳遞能量的方式,不僅在人體內有,而人與宇宙之間也有。在此處要介紹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六字大明咒」。


2、「唵嘛呢叭咪吽」六字,許多人稱之為觀世音菩薩之本心咒,實際上也是「人體的六神」與「宇宙六個根源點」傳遞能量之音波共振發音方式。


3、六字大明咒的發音與人體六神及所處概略位置


(1) 唵 ( ㄢ )   - 靈 - 頭部中心


(2) 嘛 (ㄇㄚ)   - 神 - 心


(3) 呢 (ㄋㄧ)   - 魄 - 谷道上方


(4) 叭 (ㄅㄚ)   - 魂 - 荐骨


(5) 咪 (ㄇㄧ)   - 意 - 兩腎中間


(6) 吽 (ㄏㄨㄥˋ)- 性 - 大、小腦中間


4、上述六個發音與一般人瞭解的有下面兩項差異:


(1)唵的發音為( ㄢ )與(ㄨㄥ)不同


(2)叭的發音為(ㄅㄚ)與(ㄅㄟ)不同


由於「唵」、「叭」兩字發音的不同,致對應的人體位置亦有不同:


(1) 唵(ㄨㄥ)字的發音係與人體腦中的「松果體」對應,而非「頭部中心」。


(2) 叭(ㄅㄟ)字的發音係與人體脊椎的「尾閭」對應,而非「荐骨」。


5、道家的靜坐修煉體系,是以「六神」為中心,故六字大明咒的發音係與六神的所處位置相連結,此點請大家務必瞭解。


前述「ㄢ、ㄇㄚ、ㄋㄧ、ㄅㄚ、ㄇㄧ、ㄏㄨㄥˋ」與「ㄨㄥ、ㄇㄚ、ㄋㄧ、ㄅㄟ、ㄇㄧ、ㄏㄨㄥˋ」之兩種發音方式不同,係代表修煉體系架構的不同,而並非誰對誰錯。


 


6、本練習方法,就是在六字大明咒各字所相對應的人體位置上,發出該字的音波,藉著音波的共振,與宇宙中相應的能源點連繫。初時可以口發音,純熟後,改以不發出聲音而默默的發出該字的音波,效果更佳。


經由這樣的練習,自己可感覺愈來愈安祥寧靜,更進一步,則可感覺宇宙的能源,源源不斷的、祥和的罩在身上。


 (二)目的:


藉由六字大明咒於身體相對應部位產生音波,經由共振的效果,逐漸體會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練習的過程中亦可使自己安祥寧靜,並可摒除週遭不好的能量。


 (三)方法:


1、先靜下心來,由現在逐漸往前回溯到幼年期,回溯到嬰兒期,揣摩嬰兒那份天真無邪的意境。


2、以歌頌的方式練習:


(1) 依照原理()()的方式,以六字音波合身體相對應的位置。


(2) 以(低)三種音調循環頌唱,代表的意義為人生的起伏、人生無常,勉勵大家要看開名利,另隱含有三才合一之精神。


(3) 若採男、女生合唱,可採 低(男音)中(女音)高(男、女合唱)之方式循環頌唱,隱含有陰陽合一為道之精神。


3、以不發聲音的方式練習:


練習方式與以歌頌的方式大致相同,區別是口部不發出聲音,而改以喉部產生音波,合身體相對應的位置,共同產生共振。


(四)意境:


 1、身處:


 (1).一望無際的草原。


 (2).峰頂,有著開闊的視野。


(3).寬闊的大海。


(4).蔚藍的天空。


2、本身成為


(1).微笑的嬰兒(天真無邪)。


(2).翱翔天際的老鷹(無所束縛)。


(3).飛翔在藍藍海上的海鷗(回歸自然)。


(4).撫慰著嬰兒的慈母(慈悲的心,關懷眾生)。


(5).光芒照射大地的日、月、星(無私無我,不分好惡)。


(五)功效:


1、練習純熟後,逐漸可體會天人合一的境界,清虛寧靜。


2、可摒除周遭不好的能量,有護身驅邪的功能。


3、心胸逐漸開闊,待人處世和諧圓滿。


(六)注意事項:


1、 練習時心要靜、要虔誠,不用力,才有好的效果。


2、要進入意境,並秉持正念。


3、要熟記六音與身體相對應的部位。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代忙碌的生活不僅使我們的身體勞累,每天要面對許多壓力輻射在精神與氣力上會造成我們的能量不平衡,自己的能量受到干擾,身、心、靈上也會受到影響,甚至也會影響到自己週遭的家人與朋友,因此需要練習一套養生、健身的氣功,而練習一套養生氣功不僅對自己的能量有保護與強化的效果,對於身體健康實質上的幫助也很大,例如強化體適能、消除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因此現代人必定要練習一套健身氣功,不僅是愛自己,也是愛你的家人與朋友。


二、太極拳對於人體的健康


        太極拳對於人體健康經現代醫學證實有極大的幫助,不論是在血液循環、免疫能力或是代謝系統都有良好的功效,太極拳講究鬆柔與呼吸吐納,結合陰陽圓融的哲理,對於身、心、靈或是精、氣、神都有相當大的的助益,只要能掌握太極拳虛實與剛柔相濟的精神,就能在短時間學習到太極拳的精華,太極拳可以增進人體氣的容量與循環,『炁』能增加自我身體免疫能力,學習者不僅在身體獲得健康也能在心靈得到祥和。  


三、太極養生八式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vadjra&b=32764&f=1197589210&p=9



 1.起勢 2.攬雀尾 3.雲手 4.單鞭 5.下勢 6.金雞獨立7.手揮琵琶 8.收勢 


動作簡易,包含太極拳五門八法,三分鐘給你太極的新體驗,所需場地僅需 一坪 大,解決現代人沒有時間學習、練習與空間不足的問題,可單獨練習,也可以四方練習。濃縮太極拳精華,不受空間、時間拘束,適合隨時隨地練習,享受太極生活,調整氣血炁機,改善身體體質,減少自由基增加抗氧化。


 (一)起式:


功效:可以調整任督二脈,平衡人體神經與內分泌系統。


功理:1.在於收練心緒,寧心安神。2.吸取清氣,溫暖丹田,以補真氣。動作使體內元氣經任脈與督脈,及借三焦之道,通達全身,活化五臟六腑,可調陰陽、補氣血,壯元氣、暖丹田、強體魄。


                                               


(一)攬雀尾:


 功效:包含『掤、捋、擠、按』四個手法,壯元氣、暖丹田、強體魄。


功理:


1.「掤」有將力量往上、向外發出的意思,所以在練這個動作時,頭頂的百會穴有向上拉起的感覺。百會穴在三門中屬於天門,能銜接九天清陽之氣,對於人體清氣提升,寧神健腦,安定心緒有所助益。


2.「捋」是一個往下帶的動作,練時候腿要落腰胯,氣要下沈到腳底的湧泉穴,湧泉穴是人體的地門,人體的濁氣排出體外大多經由此處。地門有助我們採收地陰之氣,調整人體陰陽,此外因為湧泉穴是腎經的井穴,所以此招有助於強化肝腎功能,健壯筋骨。


3.「擠」是隔物發勁,「按」以掌推按而出,可以配合呼吸,吸氣時採納大自然的能量,呼氣時將身體的濁氣排出體外,這兩招式練習時意念都集中在勞宮穴,勞宮穴屬於手厥陰陰包經,心主神明。常練這招式有助於精神集中,心火下降,安定心神。勞宮穴是氣功中三門中的人門,可以採納外氣以補養內氣。氣的流向一般是「左進右出」,也就是說左手多用於採集外氣,吸收能量;右手用於發氣治病。」


(三)雲手:


功效:活化五臟六腑、調陰陽、補氣血。


功理:左右的運轉可以使脾胃臟腑運動,幫助消化功能,使身體水火能量協調,所謂『黃婆媒嬰奼』,讓身體的氣得以上下交流,此外活動兩腎與腰胯,促使機體積能提升。


(四)單鞭:


功效:採納清陽、舒暢心胸、調整思緒,放鬆心情。


功理:「單鞭」這個招式一手釣鉤(陰),一手按掌(陽),雙腳成弓箭步,要求雙手能相通,如同一體,所以才叫做單鞭。釣鉤的手能刺激神門穴,按掌的手意在勞宮穴,這樣有助於調整思緒,心情的放鬆。


  五)下勢:


功效:有助於肝、腎、脾三條經脈氣血的流暢,強健人體下肢的肌耐力。


功理:「下勢」的動作,一腳下蹲,一腳伸直成仆步(伏虎勢),曲腿側手部做釣鉤狀,另一手置於小腿內側。下勢動作有助於肝、腎、脾三條經脈氣血的流暢,強健人體下肢的肌耐力。上下動作起伏大,位能的變化大,可以改變體內的電位差,容易使體內的氣場做流動與調整,改善與強化體內能量不足的組織器官及生理系統。


(六)金雞獨立:


功效:有效的對腦部產生刺激,強化氣血循環週流於全身。


功理:「金雞獨立」顧名思義,單腳支撐身體,這有效訓練身體的平衡感,平衡感的練習需要有良好的神經與肌肉控制,這會有效的對腦部產生刺激,強化血液循環,身體的平衡能讓我們同時去練習心理的平衡,此外能使我們的氣上行到百會穴,下達腳底湧泉穴,使氣血有效的週流於全身。


(七)手揮琵琶:


功效:可以調整心火與腎水,使心腎相交,陰陽和平。


功理:重心落後腳掌心湧泉穴,前腳腳掌勾起,刺激腳掌湧泉穴,使人身之火降水生,龍虎交媾,兩手掌至於胸前膻中穴,與鼻尖相對,而一手掌心對另一手肘之少海穴,使心神專一,氣血相合。


(八)收勢:


功效:引氣歸元,將活化能量收歸於丹田,提升能量。


功理:兩手相交於胸前,交叉時手掌勞宮穴對準胸口的中府與雲門穴,接著雙手下放,這可以使氣歸於膻中穴皆由任脈下匯於下丹田,將剛剛週流於全身與大自然中的能量精華匯集起來,提供給身體一份清新活力的生命力。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5歲的殷實布商一向身體硬朗,只有糖尿病在穩定治療。有一天,覺得自己有點喘、有點虛,到醫學中心掛號看病,意外地發現貧血,又被轉診到血液腫瘤科,住院檢查後才發現得到骨髓造血不良症,半年後轉為急性血癌。後來他又因為心肌缺氧,被轉介到心臟科接受氣球擴張術的治療,住進心血管加護病房。 


他一個人孤伶伶地在加護病房中,開始瞻妄、囈語、手腳抽慉,當張明志 醫師查房時,他抓住張明志的手說,「我好怕。」 張明志回答:「會害怕的是自己的心,有所執著才會心生害怕,」就帶領他禱告。 


布商病情好轉後,開始佛教禪修,整個人氣質改變,彷彿重生。兩年後,他血癌復發,並不抱怨,他知道血癌細胞是殺不死的,很容易復發。 


他後來又因為畏寒、發燒住院,卻找不到原因, 醫師叮囑他出院後多做靈修功課,拋開俗世煩惱。他再來門診追蹤時,已經容光煥發,血液檢查也正常。「這不是科學可以解釋的,但心靈健康的人,身體的病痛也會復原得比較快,」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張明志後來把故事記在《心靈病房的18堂課》裡。 


    當重大疾病來襲時,我們難免陷入恐懼的黑暗深淵,執著地想知道「為什麼我會生病?」「將來會怎樣?」「我很怕」「我會不會死?」,每天都看到生死大戲在癌症病房上演的張明志,卻也看到不少病人運用心靈的力量,即使生病甚而後來死亡,但心靈的力量,使他們能在黑暗逐漸籠罩的道路上,看到一絲光明,心安自在,煩惱未上增。 


 當重大疾病來襲時想要培養心靈的自癒能力,是有方法的,從一開始了解生命本無常,平靜面對,到接受自己的感覺、進而正向肯定自己的努力,發現原來無常是上天送來的禮物。
 
1、了解生命本無常  美國亞利桑納整合醫學中心計畫負責人威爾醫師解釋說,生病時,平靜下來不掙扎,並不代表放棄找尋希望,而是為了超越疾病,接受生命中的一切狀況,包括無常。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吳熙琄,在美國唸愛荷華大學時,經歷911攻擊事件,有人在生命最後一刻,被埋在雙子星大廈時,打電話留言給妻子,「我非常愛妳,我要妳幸福,祝福你和孩子好好過日子,」並不像其他人留下恐懼或憤怒留言。吳熙琄說,「我們要培養一種生命的視野,瞭解生命本無常,才能體會生命的珍貴。」 


 2感受自己的感覺  當面臨重大疾病,首先要處理的是情緒,學會把情緒表達出來,無論是恐懼、悲傷、憤怒。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可以幫助你和自己在一起。「去感受自己的感覺,害怕就害怕,累就是累,不去壓制它,」吳熙琄說。史丹佛大學精神醫學專家斯匹格(Spiegel)將乳癌轉移的病人分成兩組,一組只接受標準的乳癌治療,另一組還加入每週一次的支持團體。「我想知道,我是否能活著看我兒子高中畢業,或看到我女兒結婚,」一位乳癌病人在團體裡抒發自己的恐懼。研究進行後發現,主動分享感受的團體成員比對照組多活了一倍的時間。 


 3、肯定自己的努力  「在苦難中,看到自己不容易的地方,稱讚自己,」吳熙說,不要送出「我沒用」、「我很失敗」的訊息,看到自己在苦難中的努力與堅強,感受到自己的寶貴。《健康,這樣想就對了》書裡提到一個案例,強烈下背痛患者羅莉每天早上都站在鏡子面前稱讚自己的身體,而不是挑毛病,「我想要愛身體所能給我的,而不是將精力放在疼痛或我不喜歡的地方」羅莉說。雖然痛還在,但她比較能與痛共存活下去。 


 4、將疾病視為一個禮物 每一個重大的手術或疾病都有心靈轉變的時刻,危機會製造脆弱與敏感的窗口,質疑我們已經成就的一切。但也可能成為一個機會,使我們得到啟發。「要自我覺察疾病背後的意義,」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說。 


    威爾醫師在《自癒力》裡講到他的日本朋友寺山信一郎的故事,他性靈覺醒,帶病修行,展現更高的力量。寺山是一位細胞學家也是管理顧問,他睡得很少,每天喝1012杯咖啡,縱情於牛排與甜食,但所有的醫學檢驗都是正常。直到他疲勞到無法工作的地步時,進一步檢查發現右腎已經擴大,X光檢驗是腫瘤。按照日本慣例,並不讓病人得知真正的病情,醫院瞞著他進行激烈的化學治療,這些注射讓他嘔吐、鬍子變白、頭髮掉落。後來又進行放射線治療,使他很疲勞,也失去胃口。夜裡,他夢到自己的葬禮。他想呼吸新鮮空氣,便爬到醫院屋頂,卻造成騷動,醫院以為他要自殺,要他守規矩或離開。寺山迅速簽了出院文件回家,有人向他介紹長壽飲食療法,要吃糙米,愛好美食的寺山想都不想。 


    隔天,寺山醒來,感受到一股很想看到日出的慾望,他爬到公寓頂樓,感覺一道光線射入他胸膛,能量擴散到全身,接著他哭了起來,「我很高興我還活著」。 然後他開始吃糙米,每天期盼到屋頂看太陽的儀式,也到一家僻靜中心靜養,還每天都到森林裡散步,並開始練大提琴,他已經很多年沒練了。 


 「我開始感受到體內與周遭自然的痊癒力量,我開始明白我創造了自己的癌症,我也因此明白,我必須愛我的癌症,它是我的一部份,我必須愛整個我。」
 
「苦、大病、大挫折都是生命的禮物,傷口下才看到真正的力量,」心靈療癒工作者賴佩霞說。
 


平日滋養性靈


    即使在平日,沒有病痛時,依舊可以透過靈性的修持,讓自己心理更健康。科學家早就證實,壓力、焦慮、憂鬱有害健康減少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可以提升免疫球蛋白,活化免疫系統。快樂可以延長心臟病人的壽命,減少中風的機率,緩和過敏反應,增強感冒的抵抗力。 「不在有陽光的日子哭泣,」 張明志 醫師說,提升心靈的健康,就彷彿拿到了去迪士尼樂園的地圖。
 
 愈來愈多人分享滋養性靈的方法,從眾所皆知的打坐冥想, 到神經學家親身經歷驗證的「等待90秒不生氣」。 


 1、兩分鐘冥想就有效:如果有一種藥,每天只要一顆就可以減輕焦慮,對生活更滿意,這種藥是純天然、而且免費,你吃不吃?世上真有這種藥丸,就是冥想。許多宗教都瞭解冥想的力量,每種宗教有不同的方式,但共通點都是:有意識地將腦袋放空,專注凝神。冥想已從放鬆壓力,轉為預防、延緩心臟病、高血壓、偏頭痛、甚至癌症。哈佛醫學院心臟學家班森訓練病人每天冥想20分鐘,病人血壓降低、心跳次數減少、氧氣消耗量是平常17%。 只需要一張椅子,靜靜坐著,聽起來很簡單,只要試過的人都知道困難,一開始會因為無法改變任心意遊蕩的習慣,不斷失敗。 印度瑞虛凱詩拉瑪靜修中心主席韋達帕芳堤(Veda Bharati)提出兩分鐘禪修法。在等公車、用餐前、開會前,站著、坐著都行,背頸頭打直,用丹田式呼吸,氣息從鼻孔進出,只要把散逸的心收回,把一切放下。 


 2、覺知負面情緒,90秒不生氣  「憤怒和別人無關,是因為自己內在有一個按鈕,是怎樣就怎樣,」賴佩霞說。左腦中風的神經解剖學家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復原後,花了很大的努力,有意識地選擇不要讓某些舊迴路死灰復燃,以便馬上回到平靜的右腦。由於對腦神經的瞭解,她知道憤怒情緒只要一觸動,腦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就會洶湧通過全身,但化學成分只要90秒就會從血液中消失,所以要是90秒後,她還在生氣,表示她選擇讓迴路繼續運轉,如果不,她就讓這個反應通過,回到當下。她把負面情緒視為打噴嚏一樣,覺知地面對自己內在火焰,慈悲地對待自己。 


 3、釋放五感,重建「健康感」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感是人類生存重要的裝置,遠古時候,人類用敵人的氣息來察覺危險。但現在科技與時間的壓力,使人類做什麼都很快,匆促地囫圇地讓五感官浮光掠影。神經解剖學家吉兒在左腦中風後,發現逗留在感官迴路的基礎生理反應中很有用,例如品嚐美食,吃、喝、感覺愉悅都是發生在當下,她用心記住五感,以及內心深處的感受,幫自己找到途徑回到右腦。相信我們的大腦可以取代不要的思考模式,幫助我們當下經歷內在的平靜。 


   其實我們平日就有經驗,當身體疲累時,身體會發出求救的聲音,當內心生病時,腦子的某個部位也會有感覺,相信五感,傾聽發自身體的聲音,就會發現自己具備「健康感」,這是身心靈自癒能力的基礎。經歷疾病的痛苦或許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但「不被生命的苦難綁架,溫柔地和自己在一起,卻是我們能做的,」吳熙琄說。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氣功門派眾多,在練功的方法上也各有千秋。【內勁一指禪】功法,是福建少林寺特有的練功術。它經歷數百年十幾個朝代的粹練,充實而成為武術界推崇的上乘功法,更是養生家保健壯身鍛練體魄的最佳選擇。【內勁一指禪】的訓練,不強調入靜和意守,但對姿勢的正確性,動作的先後次序要求特別嚴格。它能舒通經絡,調整人體的氣血,使之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功能協調,從而達到驅病健身益智延年,精、氣、神、力合一的作用。堅持練此功法功,底隨時間而深厚,不但可以<外氣內收>積蓄<內勁>,而且可以<內氣外放>為患者導引治病。【內勁一指禪】的<內勁>,是指人體活動的能量,是蘊藏在人體內的潛能,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是安定靜止,無雜慮的意思。<一指>是在練功過程中,加上一個特殊的,關鍵性的訓練方法。就是十指與十趾有系統有規律的扳動與按動的鍛練。十指與十趾,分別為人體十二正經的起點或末端,手指的扳動和足趾的按動,不但可以積蓄<內勁>,調節釋放<內勁>。且簡便易學,可以提高練功的效能,使之收到事半功備之效。


<內勁站樁功>功法,是【內勁一指禪】普及功法的重要組成部份。它包含了獨具特色的【內勁一指禪】功法,結合武術內家拳的內功,在實踐中得到了提高而形成的動靜相濟,不要意守,無需入靜,以氣帶力,氣感快且足,沒有偏差等的特點,易學易懂,易使大眾普遍接受。


 


內勁站樁功的特點


動靜雙修  動以練氣  靜以養氣  互相配合


內勁樁功  動靜相濟  堅持鍛練  效果顯著


靜中有動  動中有靜  靜為基礎  動為功用


馬步站樁  上虛下實  十趾抓地  如樹生根


無需意守  無需入靜  以勢運氣  循環如常


以氣推力  有鬆有緊  以氣帶力  收放自如


有形無形  力隨氣生  發揮運用  力大氣粗


有收有放  功力備增  雙目灌注  氣息如生


 


少林【內勁一指禪】功法係福建少林寺獨有之練功術。其傳人闕阿水7歲入寺為僧,學得絕技真功。作者是 闕 先生的高徒。內勁站樁功以力帶氣,得氣快,氣感強,特別是不需意守,不必入靜,不易出偏差,練習時甚至可以說話、聽音樂。該功對姿勢的正確和動作的先後次序要求特別嚴格。堅持練習此功,不但能強身治病,還可以發放外氣,為患者導引治病。


馬步站樁功,是本功法的基礎,及築基功。


預備
  放鬆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內扣(約 13角)成內八字。兩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身體中正,目視前方(20)


起勢
  掌心相對,兩臂向前緩抬至與肩平(21);翻掌向上,屈肘收手經腰際由內向外、向前劃弧(22);翻掌向下,兩臂略收回,置於體前,同時屈膝下蹲成馬步站樁式 (23)


 


要領
  .兩腳與肩同寬、腳尖內扣成八字形。
  2.十趾抓地,但不要過分用力。
  3.屈膝下蹲,膝不超過腳尖。
  4.收腹、提肛、圓襠、鬆腰、鬆胯。
  5.含胸拔背、勾腮。
  6.舌舐上顎,雙目平視。
  7.鼻尖與肚臍成一直線。
  8.百會與會陰成一直線。
  9.虛腋、沉肩墜肘。
  10.小臂與地面平行,兩小臂互相平行。
  11.中指與小指成一直線。
  12.手掌成瓦狀。
  13.手指成梯形,食指略高。
  14.上虛下實,大腿與小腿間夾角 90─100


呼吸
  自然呼吸。


要求
  不要入靜,不要意守,不要把別的功法概念帶入本功法。初學者可由短到長,循序漸進。
       每次站樁的時間不宜少於30分鐘(初學者時間可以由短到長,循序漸進);架勢可隨著體力的增強而由高到低(在一定的範圍內,架勢越低,體外反搏的作用越強,暴發力越大)


收勢(一定要記得歐!!! 收功,淡淡的想,把前後左右上下的意念全從外面收回來。以全身為主下丹田為輔。)


      (52)小臂外旋,掌心向上,屈肘,手向頭上方劃弧,左腳向右腳靠近,同時吸氣;掌心向下,經頭前慢慢下落,同時呼氣,導氣至湧泉(53 54)。提手、落手反復做3遍,恢復直立。

要求
     1、收勢是防偏、糾偏的基本方法,因此,每次練功完畢,都必須認真做好收功導氣的動作。如選練功法中的某樁勢,在結束時先將左腳收回,手心向上從兩側提起至與肩平,然後再按上述動作做即可。
     2、兩手內收時,手心不可對著耳朵。



D1 熱身法


    1.搖丹田(搖膀子) 2.摩丹田(摩肩) 3.轉丹田(貓洗臉)4.壓丹田(鷹爪恨天無環)5.提丹田(野馬奔槽)6.拉丹田(扁擔)7.搓丹田(搓草繩)8.曲丹田(烏牛擺頭)9.磨丹田(磨豆腐) 


D2 馬步站樁功 


    馬步站樁功,是本功法的基礎-築基功。中國醫學的經絡學說理論認為,經絡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經有路徑的意思,是縱行的幹線;絡有網絡的意思,是經的分支,它們遍佈全身,內達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溝通內外,聯繫表裡,構成了一個完整獨特的功能體系,使肌體內外上下統一協調,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了解更多


D3 ()指法 


    扳指()法既是本功法的一大特色,也是本功法的關鑑所在。 練功中,當我們在馬步站樁5分鐘左右後,按照「24153」的順序,有規律地扳動手指(同時也盡可能地隨之按壓相應的足趾)時,體內會有溫煦之感,手上的「氣感」亦隨之增強;有的人還會出現隨著指、趾的扳動,身體也不自主的前俯後仰的微動,甚至劇烈的震動,並感到有一股熱流在體內循環,周流不息。堅持練功3~6個月者,不但能很快的驅除疾病,體力大增,而且會變得思想敏捷,精力充沛,全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其功力可達到一般「內氣外放」氣功師的水平。 ...了解更多


D4 益智功


    「益智功」,是在本功法「內勁站樁功─動功」中「雙臂攬月」及「扳指法」的基礎上新編的功法。 ...了解更多


D5 動功 


    雙臂攬月、抱球、雙龍戲珠、三元灌氣法、十字手、單鳳朝陽、仙人指路、力劈華山、海底撈月。


D6 調氣法 


    拉氣功用:久練之,則「手感」日益增強,蓄積內氣,導氣至掌指,即能「內氣外放」,為他人導引治病。轉氣功用:調整陰陽,練氣、練力。久練之自能運氣外放。 ...了解更多


D7 收勢 


    功用:收勢是防偏、糾偏的基本方法,因此,每次練功完畢,都必須認真做好收功導氣動作。如選練本功法中的某樁勢,在結束時先將左腳收回,手心向上,從兩側提起至與肩平,然後再按上述動作做即可。 ...了解更多


D8 雷聲 


    功用:虎有抖毛之威,每次練功完畢,大喊一聲“咦”!不僅有先聲奪人之感,表示練功完畢還有餘力──振奮精神。更重要的是使你的五臟六腑震撼一下,從而避免有氣阻、氣塞現象留在體內,以防止出偏差。同時,這也是“內練一口氣”。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坐是要講究許多功夫與細節的,若無正確的觀念,一入手就是錯的,再來要講究時間場所衛生等等,然後才談到打坐本身,以心色二法來分,打坐可以調身調息調心三方面來漸次入手,先說調身,以毘盧七支坐法來說,有五大要求:
.
結跏趺坐
所謂結跏趺坐,就是指盤坐,有散盤單盤雙盤等,由易而難, 自然以雙盤最佳,先盤左腿為如意坐,先盤右腿為金剛坐,其中又有不同,此為下出氣,令結跏之氣入於中氣,將地大之氣收入中氣,可修大力,暖氣易生,不為外障所損。可對治嫉妒。
.
手置臍下
兩手仰相疊,拇指相接,為定印,左上右上又有不同,與盤腿方式可相配合,置於腳上或蓋布上,有些人誤會是懸空而靠在臍下,則易致僵硬不自然,此為平住氣,令命門相火入於中氣 水大之氣收入中氣,使火漸熾燃,得開解八萬四千脈結而入定樂。可對治瞋心。


. 脊直肩張
這與太極拳對身體的要求是一致的,脊柱伸直,肩膀擴張,不可彎腰駝背,前俯後仰,左右動搖,甚至氣動靈動,都有礙修定,肩不可聳起,不可僵硬,否則容易緊張,自然而然胸腹背脊飽滿撐起,但不可刻意用力,否則必導致緊張僵智,是放鬆後,氣實體內,自然而然,此為遍行氣,令寬舒之氣入於中氣 將空大之氣收入中氣,不為修氣之病所轉,中氣易於顯露,可對治癡心。


. 頸曲壓喉
頭正頸直,下巴收斂,頸曲是說側面看來像是勾著下巴,微有壓住喉結的感覺,但不可太過,並不是真的彎曲頸項,如此成脊直之勢,上下承接貫通流暢,才不致使腦部缺氧或衝血,此為上行氣,令鼻出入之氣入於中氣,將火大之氣收入中氣,使頸動脈不亂,超覺之無分別智易生。可以對治貪心。
.
舌上視集
舌抵上顎大概是個眾所週知的常識了,其好處有接通上下氣脈 易生津液等,道家稱為搭鵲橋,為接通任督二脈的動作,視集並非要你眼觀鼻而成鬥雞眼,這裡頭有好多種解釋,各家各派說法不一,大致是以觀想的集中力與眼識的配合,有內觀外觀等不同方式,需有具正確知見的良師指點,此為命根氣,令命根真氣入於中氣,將風大之氣收入中脈,業氣成淨氣由中氣進入中脈,貫通中脈智慧氣開發。超覺無分別智,可以對治慢心
以上身直故脈直,脈直故氣不亂,氣不亂故身寂,從而能夠入定。打坐是鍛鍊心性,開發智慧,強身練氣只是過程絕非目的,不宜捨大求小,至於需不需坐墊,雖是末節,也是基礎,當真功夫到家,固然無礙,但初學入門,或功夫未到者,仍需講究,以初學者而言,雙盤實屬不易,單盤或散盤若無坐墊,則容易身不安穩,易向後仰,因此需以一小墊將臀部微微墊高,其高度因人而異,總是做的平穩舒適不易動搖為準,若能雙盤者 坐來四平八穩,則無須此再加此一小墊,但仍應有一蒲團或坐墊為宜,並且不拘寒暑冷熱,打坐應以巾褥包腿,因入定時已達世界息,即是一般所謂毛孔呼吸,全身毛孔張開,不宜當風受寒,易生弊端,且下座時,一定要推腳,按摩週身,暢通血脈,否則細法滯於體內,久必生變。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說你不想要:記憶力好、專注力強、工作有效率、健康、生活少煩惱……。能同時擁有這一切嗎?答案是肯定的,


愈來愈多腦科學研究已經抓到要訣,洞悉大腦運作。 


因研究腦的白質疾病(羅倫佐症)而聲名大噪,甚至有一種嬰兒的白質疾病取名為奧斯汀症的神經科學家國際知名腦神經專家、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奧斯汀(James H.Austin),接觸禪修已經36年了,他研究發現,長期打坐、禪修,能轉變心識、


自在寬心、訓練專注且增長智慧。


 


奧斯汀教授利用目前最新的顯影技術


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進行腦部掃描發現,


當進入深層打坐狀態時,腦內幾乎接近休眠狀態,卻有兩個區域(在額葉以及右顳葉與頂葉交會附近)的新陳代謝非常高,稱為熱區,


這兩區還會互相對話,產生高頻振動,熱區的活動量增加。


 


運用功能性磁振造影進行腦科學研究,是目前的火紅議題。


「功能性磁振造影可以反映當下活動,依據腦血管的血流量,


幾秒內就能觀察到腦部運作的微小變化,」台灣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教研部醫師謝仁俊解釋,活躍的區域血流會增加,藉此觀察腦部哪個區塊亮起來(活化)。


 


愈來愈多新研究出爐,打破過去以為「打坐時身體放鬆,腦波呈現比較慢的αalpha)波、身心平靜而已」,而進一步發現其實更有助活力與更聰明,甚至永久改變大腦結構。


 


麻省綜合醫院神經科學家拉札爾(Sara Lazar)證實了打坐不只讓腦子進入靜默狀態,還會進入一種專注、活躍的狀態。


她找來20位長期打坐的禪修者,平均禪修經驗9年,分 成 老師與學生組,結果發現,打坐經驗愈久的人,


腦皮質(主司專注力、感知力與認知)厚度愈厚,這意味著「禪修可以導致腦結構的永久變化,」


研究者下了定論。無獨有偶,奧斯汀教授的得意門生、


前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朱迺欣多年來潛心探索打坐對大腦的改變,最近他更從1000多篇腦科學研究中整理出若干重點:


 打坐對腦的作用除了會出現減速作用(腦安靜下來,呈現放鬆的專注狀態),還有加速作用


知覺與感受會增強,更專注更聰明)。


打坐時額葉「中線θ律波」出現,這跟內在專注以及解除內在焦慮有關,人變得豁達自在。


打坐的短期效果,可改變意識狀態,培養正向情緒並增長智慧;


長期打坐可改變腦運作,進而改變一個人的性情與個性,變得自在愉快,慈悲生智慧,達到「腦神經重塑」之效。


 


打坐後α波會增加,幅度變大,往左前額葉側化,θtheta)波增加,θ波會移往左前額葉,與正向情緒增加有關,會有幸福感,


進入愉快、舒適狀態,妄念減低。打坐也會讓杏仁核對情緒性的刺激反應減低,煩惱不易起。


有項研究找來曹洞宗的資深和尚坐禪32分鐘,從腦波地形圖得知,


此時的腦波已經進入深層階段,α波和θ波充滿額葉與頂葉,


α波同時也佈滿枕葉和顳葉。


如果持續打坐,接著就出現律動性的βbeta)波,在整個大腦內蕩漾,這時下頜肌肉完全放鬆,即使有閃光或聲也不會改變腦波,


這意味著深層打坐能隔絕外在環境的影響。


 


不同的打坐方式產生不同的腦波變化。


非專注打坐(例如慈悲冥想)產生快波γgamma)波,禪宗的專注打坐產生慢θ波,且往左額葉方向移動。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精神醫學教授戴維森最早研究出γ波,他因此一炮而紅。


γ波是一種高振幅的頻波,在專注、工作記憶、學習與覺知扮演重要角色。


 


戴維森研究團隊發現,資深西藏喇嘛(打坐年數1540年)進行無目標的慈悲冥想,一打坐就產生最高境界的γ波,主要分布在額葉與頂葉區,一分鐘後達到最高且持續;且打坐年數愈久的人,產生的γ波總量愈多。


 


打坐引起的腦波變化對情緒是否產生影響,這也是戴維森長期研究重點。


他研究發現,樂觀、開朗、有活力的人,左額葉皮質較活躍,杏仁核活動降低;偏偏,多數人平時傾向右前額葉活躍的負面思考。 想要變得開朗有活力嗎?戴維森給了好消息,根據他的研究,規律打坐能誘發左額葉皮質活動強度,增強正向思考,血液內的抗體指數增加,


提升免疫力。


也因此,他積極推動靜坐訓練,因為「這是人們自己能控制的力量。」


 


文章出處 :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health/9602262/article-打坐-提升免疫力?instance=med2#ixzz10bCVU8cq


打坐改變腦結構增智慧


美國科學家的一些最新研究發現,冥想打坐不但可以放鬆你的精神和安穩你的心靈,還改變你大腦的結構並增進你的智慧。


一晚不睡 打坐40分鐘即充電


習練過冥想打坐的人都說,煉功使他們精力充沛,有些人表示他們只需要短暫的睡眠即可。雖然許多研究顯示,打坐時腦部活動的腦波形式改變了,且神經元自發放電節率會協調一致,但打坐是否真的會起到像睡眠一樣使人恢復精力的作用?


據新科學家網站15日報導,美國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的歐哈爾(Bruce OHara)與同事,通過「心理動作警覺作業(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肯定了以上的問題。這是一種公認的測試睡眠缺乏對人思考敏銳度的影響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員讓受試者盯著計算機屏幕,只要看到一個影像出現就馬上按鈕。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在200-300毫秒內反應,但是一個睡眠缺乏的人則會花很長的時間,甚至有時根本就沒意識到影像的出現。


歐哈爾等讓10個較為疲憊的受試者分別在經過40分鐘的睡覺、打坐、閱讀或者聊天後做以上的測試。令研究人員震驚的是,儘管所有的受試者都從來沒有習練過冥想打坐,但經過40分鐘打坐,他們馬上就有卓越的表演;而40分鐘的小睡後,受試者則需至少1小時候才能從朦朧中清醒過來,做出較好的表現;閱讀或者聊天對恢復精力沒任何幫助。


歐哈爾說,在冥想打坐40分鐘後受試者每個部份的測驗表現都得到了改善。在受試者一個晚上沒有睡覺的情況下,冥想打坐帶來的效果尤其驚人。科學家們目前還不知道,為何冥想打坐會使人精力充沛,他們正在研究每天花幾個小時冥想打坐的人,希望找到答案。


打坐充實腦皮層結構?


冥想打坐對大腦的結構到底有何影響?這仍然是個受爭議話題。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拉若(Sara Lazar)醫師及其同事,比較了有1-30年冥想打坐經驗和沒有打過坐的各15位志願者的大腦核磁共振圖(MRI)。


他們發現,冥想打坐真的增加了前額葉腦皮層(prefrontal cortex)和右前腦島(right anterior insula)等腦皮層區域的厚度,而這些區域是控制人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以前的研究曾顯示,一些著名的音樂家、運動員和語言學家的這些腦皮層區域都有增厚。


拉若認為,此項發現進一步證明,「練瑜珈的人並非只坐在那裏,甚麼事都不做。」拉若與歐哈爾都在11月美國首府華盛頓的神經科學會年度會議上,分別報告了自己的研究。


打坐充實腦皮層結構?


冥想打坐對大腦的結構到底有何影響?這仍然是個受爭議話題。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拉若(Sara Lazar)醫師及其同事,比較了有1-30年冥想打坐經驗和沒有打過坐的各15位志願者的大腦核磁共振圖(MRI)。


他們發現,冥想打坐真的增加了前額葉腦皮層(prefrontal cortex)和右前腦島(right anterior insula)等腦皮層區域的厚度,而這些區域是控制人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以前的研究曾顯示,一些著名的音樂家、運動員和語言學家的這些腦皮層區域都有增厚。


拉若認為,此項發現進一步證明,「練瑜珈的人並非只坐在那裏,甚麼事都不做。」拉若與歐哈爾都在11月美國首府華盛頓的神經科學會年度會議上,分別報告了自己的研究。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一生的生活中,絕大部份都得用到腳。人的老化,是由腳開始老化。健康的人,能站很久而不覺負擔。真正能帶動肉體行動自如,發揮生命功效,還得靠「氣」與「靈」的條件。


「氣」就是力,「靈」就是精神。體力不濟,精神不佳,身體自然就要躺下,生病了。


要提高生命品質,讓身體健康,行動敏捷,精神良好,就必須從「元神、氣場、肉體」這方面去研究改善。


【站樁功】是一種訓練生命品質的功法。看似身體靜站在地上,沒有動態,其實是外靜內動的靜功功法。一般要訓練體能,使身體健康強壯,幾乎都離不開這種功法,像軍人、武術及氣功都是一樣。【站樁功】看似靜態,其實身體的周圍、內外、氣場是不停的在支撐著肉體,它在體內聚集、流竄,供給肉體能量。當放鬆肉體時,「氣」會很自然均勻的分散到肉體的每一個角落,輸送能源能源給人體每一個細胞。而「意念」也可以帶動氣場,操控氣場,使其在體內或體外到處流竄,以達到經神統治了全部生命體的目的。


【站樁功】有很多招式,每種招式都有它獨特的作用。可視自己的需要,來選擇適當功法訓練。也可配合其他功法參入訓練以增加功效。【站樁功】在室內或室外皆可。如果天氣、氣溫、環境、衛生等條件良好,是以戶外為佳,尤其是黃昏、清晨,在樹林內更佳,可吸收植物的靈氣,時辰以寅時(3~5)最佳,卯、酉、亥時次之。初練者不習慣,站立不到五分鐘,就會感到痠痛難耐,有些人甚至還會不由自主的抖動身體,不過只要可苦練一段時間,功力漸進,精神良好,要站一、二小時,是輕而易舉的。【站樁功】是一種練<><>最好的功法,因為站立時,意守下丹田,<>就會在腹部集中,而使這個部位功能組織,增強氣場,當氣由下丹田擴散時,整個性器官最能得利。所以性功能障礙的人,只要每天勤練【站樁功】,並意守丹田,很快就會得到效果。【站樁功】以強化筋骨,打通因經絡氣血阻礙不通引起的病,例如:關節炎、風濕、腰酸背痛、四肢無力、五十肩及內臟問題,消除癌細胞,提高免疫力等,能直接、間接達到健康,治療甚多「疑難雜症」的效果。


練【站樁功】前,必須先練動功,以利調身、調氣,讓身體柔軟,氣場增加,才有支撐力,再來練【站樁功】,才能達到效果。大地之中有風、暑、溫、燥、寒五氣,在練功時人體會出汗,這時毛細孔是張開的,如果沒擦乾汗水,而又受到風吹,人就會生病,中醫叫風庳症,痛處不定,四處游走。濕症,痛處固定,原因是常處於濕處,水氣重的地方,像是涉水,大熱天沖冷水或坐臥潮濕的地方,幫人推拿候手馬上洗冷水都是會傷到的。寒症,凝結不通,沾黏疼痛,像是清早打赤腳在地上運動,這是很不好的,因為夜晚屬陰,陰氣很重,正好接收到大地的陰氣,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等太陽出來,才有助身體。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練氣功都是先練動功(外功)好讓肢體靈活,舒筋活絡,將身體的氣場培養旺盛。然後再來練靜功(內功)這樣氣血才比較容易在我們體內流通循環。


 


所謂氣功養生的功效1.能修身養性2.扶正禦邪-人會生病就是正氣虛弱,邪氣才會稱乘虛而入。3.平衡陰陽-人体內的陰陽不平衡疾病就會產生。4.調節五臟­-五臟六腑的功能協調,人體才會健康。5.運行氣血-氣血若通身體就健康。6.疏通經絡-經絡就像水溝,常清潔疏通就不會堵塞,就能加強氣血生理功能的發揮。7.減緩衰老,益壽延年。另外還有壯身的功效1堅實筋骨2增長內力3運使內勁就是意到氣到勁到4.提高擊打的承受能力。


 


八段錦是以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而整理研發的健身功法,簡單易練,易記,且功效迅速。人人練功,人人健康,陰陽調和,延年益壽,減少國家健保資源開銷。



第一段焦      第二段


第三段調舉      第四段


第五段力      第六段


第七段火      第八段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功按摩十八法是在前人養生術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其主要內容源出宋明時期。該功法的特點是以氣功導引配合全身按摩,強調內靜外動。本功法不但能強身健體,對高血壓、神經衰弱、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偏癱、月經不調等疾病也有一定療效。練習的具體方法如下:


預備功:


頭頂端正,合眼閉口,以鼻呼吸,舌抵上齶,含胸拔背,兩手微屈於小腹前,手心向上,手指相對但不接觸,兩腳分開略寬於肩,兩膝微屈,腳尖向前微微內收,從頭到腳節節放鬆。心靜無雜念,意念集中于臍下丹田處。呼吸輕柔調勻。


一、揉發梳頭


雙手十指分開,微曲,從前發際梳到後發際,共十八~三十六次。


二、雙鳴天鼓


以兩掌心分別按耳,再用雙手食指敲風池穴十八~三十六次。


三、旋指搗耳


以食指尖輕輕插至兩外耳道口,同時內旋,再突然放鬆,共十八~三十六次。


四、運目養神


按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雙目九~十八圈後,閉目休息,再睜眼遠眺片刻;繼之按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雙目九~十八圈,閉目休息,再睜眼遠眺片刻。


五、刮眼明目


用兩拇指點按太陽穴,以食指刮上、下眼瞼各十八次。


六、捋鼻防感


用兩拇指指關節沿鼻唇溝上下按摩十八~三十六次。


七、浴面生華


用兩掌在面部上下做旋轉按摩十八~三十六次,使面部發熱。


八、叩齒固腎


叩打門、邊牙各十八~三十六次。


九、攪海吞津


用舌在口腔內攪動十八~三十六次,所生津液分二~三次咽下,意送丹田。


十、堅推肩井


用兩掌左右交叉按摩肩井穴及其周圍,按摩時腰部隨著上肢的擺動自由旋轉。


對治療肩背痛、落枕、舉臂困難、甲亢等均有一定療效。


十一、橫摩胸肋


兩掌交叉橫摩左、右胸肋各十八~三十六次。


十二、正反揉腹


兩掌相疊,用掌心旋轉按摩腹部,上至劍突,下至曲骨穴,正反各十八~三十六圈或至腹部發熱。


十三、背搓腰際


用兩手心同時上下按摩兩側腰際各十八~三十六次。


十四、敲打命門


雙手握拳,在自由轉腰時,用雙拳輪換敲打前後命門。具有強腰壯腎,對消化系統疾病亦有一定療效。


十五、按摩上肢


以右手按摩左上肢。自左肩峰到左手指、由上向下邊捋邊轉,把手的正反面都按摩到,共十八~三十六次,然後點按曲池、少海、內關、合穀穴。再用左手按摩右上肢,方法同前。


十六、按摩下肢


先左後右。兩手手指稍分開,自臀部至腳趾向下捋,邊捋邊轉,把腿的正反面都按摩十八~三十六次,然後點按足三裏、三陰交、昆侖、太溪等穴。


十七、按摩湧泉


用兩掌心分別按摩兩湧泉穴和腳背十八~三十六次。


十八、全身拍打


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背部、肩部、頭部作輕鬆而富有彈性的拍打。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濕,強筋健骨之功。


收功


松靜站立,合眼閉口,兩手自然下垂,直至輕鬆舒服為止。


注意事項:


本功法可在室內、室外練習,或站或坐均可,但必須環境安靜,空氣流通。每天可練一~三次。也可有針對性地選擇練習數節。按摩時,動作要輕柔和緩,並與“內氣”配合,用意領氣至按摩部位。局部皮膚有瘡癤時,可繞開或暫不按摩。氣功按摩十八法屬導引派醫療功法。主要通過調身來調和營衛,疏通氣血,使經絡暢通,功能恢復,人體各器官相互協調,機能趨於正常,以達治癒疾病,健身長壽的目的。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網際網路上看到這樣一篇有關腰胯之軼事。先不辨文中軼事的真假,且信它腰胯的重要性。文中有一段內容是這樣敍述的。近代太極拳重要人物楊露禪,教了吳全佑功夫,是為吳氏太極拳之始,後來楊露禪告老回鄉,吳全佑尾隨不捨,楊便下轎對他說: “我當天發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沒有一招留下,總之你記住‘圈內打人,圈外推人’便是。”所謂圈內即盆骨發力範圍,所謂圈外即盆骨發力範圍以外。太極拳不是只以柔勁化解人家來勢的,它可以發勁打人。而力量的終極來源就是盆骨,換句話說就是腰胯 (原文該提法不夠準確,骨盆系胯中一部分,並不完全等於胯一筆者注) 。人體最大塊的骨頭是盆骨,而太極拳正是用盆骨來打人,這是厲害之一;盆骨的發力,外表上不易看清楚,所以對方被打得折肢斷臂,仍不知何事,這是厲害之二( 基於如此原因,有些拳師流傳“教拳不傳胯,傳胯師傅差”之說,把胯的練法與用法視為珍貴的守功東西,傳授腰胯要領時,不願多作分解,顧慮徒弟把胯練好了會在功夫上超越自己——筆者注)


林泉寶先生在《武當太極拳功心悟》一文中講到一個有趣的故事。以前有一夥強盜在江河中搶劫客船財物,並把船上所有的人捆綁手腳後拋向江中,許多人雖會游泳但均因手腳被困而溺死,唯有一人用海豚式游泳自救而生。通常我們習慣於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這些姿勢都是以手腳的動作來遊劃,而豚泳是以身體的扭動來前進的,可不依靠肢體的動作。雖然游泳和太極拳並無直接的聯繫,但這個故事對我們練習太極拳強調“以身領手”,以身法統帥太極拳走架揉手,是有一番啟迪的。太極拳的所有動作,初級時是以手領手,也就是以手指揮整個太極拳運動。然後是以身領手,就是身法主宰全身的運動,每一招一式,一切運動之主宰皆由胯節指揮。太極拳名家鄭悟清 先生曾經有一個比喻,以說明胯在太極拳中的重要地位。他深入淺出地說:木偶戲是中國的傳統藝術,當木偶在舞臺上表演各種動作時,都是用台下演員的手來指揮,演員的手拉得越好,木偶表演得越精彩。太極拳的胯動作也是同樣道理,一切動作的變化莫測全依賴胯的動作。以胯根為主宰,牽連發動全身運動。通俗點說,通過用意不用力方式使胯骨部位的收束、開張以及旋動整合起來,帶動周身骨骼聯動出擊,化節節分開,發節節合攏,就是這樣依靠胯部運動來發力傳勁。譬如出右手,而不是右手要出擊,乃是由胯襠 (襠指會陰部分和兩大腿根內側) 把手擊出。再如要收回右手,也是胯襠把它收回來。收與放全憑胯問。又如推手練習,對方用手封住我的左手並向我中心發勁,而我雖然被對方封著左手,但我的胯襠已轉換,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不進則已,如進必使其落空,因為我的身法已經改變,重心也變了,並相機得勢用勁使對方失去重心跌出。


太極拳傳人 張志俊 先生在《太極技擊功夫對身體各部位的要求》一文中談到腰胯時說:“太極拳理曰‘不得機不得勢時,腰腿求之’。我認為這裏少了一個字,應該是‘腰腿間求之 ’。腰腿間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腳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過膝蓋送到了胯上,鬆胯便可在刹那間將力量送到腰部。不能鬆胯將會瞬間斷勁,功虧一簣。會鬆胯可卸掉對方來力之一部分乃至一大部分,降低了自身的重心,使下盤穩固,為襠走下弧創造了條件;可加大腰部轉動的幅度,便周身協調;鬆胯是形成渾圓之力的必要條件;鬆胯有利於調整身法、步法、得機得勢使下肢運行變得輕靈。 ”本人基本認同 張志俊 先生對鬆胯的看法。


鬆是太極拳的靈魂,整個放鬆功夫最難練的部位應是中、下盤,就是胯、膝、踝。尤其是胯,因為胯是一般人習慣承載力量的地方,可能是倚賴骨盆大的緣故吧。大多數人用胯吸收身體上半身的重量,再加上姿勢有種種毛病,所以部分人練得腰酸背痛,脊椎受傷。通常胯放掉的力量會跑到膝蓋上,若膝蓋沒有放掉從胯轉移過來的力量,就容易損傷膝蓋 (意即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較大又較為複雜的關節) ,進而阻礙練功的深入。因為膝關節受傷後,輕則影響走路行動,重則需要找醫生治療,練拳行功難以真正心靜體鬆,專心聚神。如果進一步把膝蓋力量放掉,轉移至踝(又稱踝關節,由脛、腓兩骨下端與距骨滑車構成),就進入落地生根的階段了。太極拳名家松緒金 先生說:對於推手、散手技擊而言,一是借人之力;二是借地之力。要練到胯鬆透的境界,才能把膝蓋力量通過踝關節、湧泉穴放入大地。


對於初學太極拳的愛好者來說,欲練鬆胯就先要明白胯的部位。在生理學上所謂的胯系指股骨上節,大腿的折疊下陷處。換句話說,我們通常把腰和腿之間的部分叫做胯。胯關節由骶髂關節、髖關節、髖骨與脊柱的韌帶聯合、恥骨聯合、骨盆等部分組成。練鬆胯的重點之一是體悟搖臀蕩胯。所謂搖臀是以臀部一側胯關節為圓心,以骨盆為半徑的旋轉運動;蕩胯則指弧線提胯和弧線落胯運動。放鬆骶髂關節對加速鬆腰起到重要作用,行拳時從大腿根部放鬆,注意操練髖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這樣達到開活兩胯的作用。如果練拳時真的鬆開胯,尾閭就如一個鍾錘,向左偏時左胯落,同時右胯蕩起;既而有右胯落時尾閭己經靠過來了,由胯帶動全身直至手指、腳下湧泉。放鬆腹股溝和會陰穴、鬆腰斂臀(亦俗稱塌腰)對鬆胯圓襠亦起到較大作用。另外注意胯關節和臀部肌肉要放鬆,不能死頂骨盆,夾僵胯部。鬆胯起碼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輕靈,通過胯關節的肌肉韌帶合理收縮舒張,胯關節的各骨關節能靈活轉動,不產生輔助肌肉韌帶做負功的現象;二是鬆腰沉穩,通過鬆胯更好地鬆腰,以身帶領肢體內外運動,恰到好處地使意、氣、勁合一,能使身體協調完整,鬆而不懈,沉而不僵。


對形體而言,堅持科學、系統的鍛煉,長期活動可使胯範圍諸如骶骼關節、髖關節等關節軟骨增厚,肌腱、韌帶增粗,在骨附著處直徑變大,膠原纖維量增加,從而提高胯關節的抗拉能力及穩固性。通過放鬆伸展性練習,既可使參與關節運動的原動肌力量得到增強,又可使對抗肌的伸展性提高,與此同時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在力的作用下伸展,增大了關節的靈活性,提高了關節的運動幅度,太極拳運動的重心變換離不開胯關節的有效活動。


對修煉太極拳內功而言,以胯襠為主宰的行拳練功,使之以身領手,引動腹內的太極輪轉,支配了逆腹式呼吸。一系列的上下相隨、內外相合、連綿不斷,皆由此而成。陰陽、虛實以及丹田呼吸全賴胯襠之運轉,在外是拳架、揉手(亦俗稱推手) 的練習;在內則是丹田的運轉。最後練就心意合一,由丹田統帥整個身體的運動。勁力的基礎在腳下,起動能的來源是腰胯。胯根是軸心,帶動各關節進行運動。襠勁轉圈由外達內,由內達外,渾然一體。


襠圓胯撐(中級階段)和鬆胯活襠(高級階段) 這兩句話,似乎不難明白,但練到位卻是不易。為了讓太極拳愛好者有利於體悟鬆胯用胯,亦為與大家共同研討,本人在這裏借雜誌園地抛磚引玉,把自己多年的練法與經驗粗略整理,供同道參考,本文運用舉例指楊式太極拳,茲簡單介紹如下。


一、縮胯


縮胯是由前腳至後腳的髖骨和肌肉韌帶向後向內收縮,與腰腿合胯為一,而不是屈胯凸臀。縮胯在以守為攻(前半部分為防守,後半部分為進攻) 的動作中運用較多。一般情況下前半部分做縮胯動作,既能形成身整退化,又能使下盤穩于泰山,並為後半部分進攻發勁提供足夠的動力距。縮胯用於如封似閉、倒攆猴、海底針,或是其他弓步轉為半馬步的動作。


二、落胯


落胯是指在放鬆腹股溝的狀態下,髖骨和肌肉韌帶向下落。落胯時前腳宜內扣一些,在胯關節鬆開時腹部下沉。胯以下肢體松沉至湧泉穴,胯以上肢體向上領勁(即虛領頂勁) 。要落胯沉穩與腳蹬腰發協調順達,才能形成足夠大的反彈力,在穩固的下盤支撐下將勁道作用於目標上,產生預期的發放效果。落胯應是放鬆境界的層次,而非表面姿勢的技巧。因為技巧無論多高,擺出的落胯一旦受到外力,仍習慣本能地去頂。然而進入鬆透的落胯,外力進來不是被吞人身體,就是被輕鬆化掉。太極拳傳人林文濤 先生應邀在廣西欽州太極推手輔導站教學中說:接勁就是落胯,落胯要敏捷。落胯用於攬雀尾、栽捶、指襠捶等動作。


三、坐胯


坐胯是指在落胯的基礎上,臀再加點下墜的意思。下墜的時候胯不能挺出去。坐胯時立身中正,臀部肌肉、胯骨自然下垂。膝蓋要朝著腳尖的方向微微頂一點兒,實腳尖有回扣之意。要體悟下肢在放鬆狀態下的對拉,要領做對了,腳尖、小腿肚、腿弓、胯根都會有沉脹的感覺。太極拳名 家陳微明 先生教授太極推手時指出:化勁首以鬆腰坐胯,以腰鬆沉之轉動為主。坐胯用於攬雀尾、高探馬等動作


四、塌胯


塌胯與頂頭懸同是太極拳身法立身中正的重要規則,從作用上說它與沉勁、化勁、發勁等關係密切。太極拳名師張義敬 先生在《太極拳拳理傳真》一書中談到塌胯時說:“太極拳多用弓箭步,初學塌胯,後腿髖關節必然緊張,很不自然,這正是不鬆的緣故。弓箭步的後腳,膝關節應微曲,如彎曲過多,髖關節就達不到鍛煉的目的。但膝關節太直也不對。這真是說來容易做時難,對於初學者的確是非師指難明的事。塌胯,在求髖關節的靈活,特別是在立身中正身體下的靈活。小腹是一身重心所在,所謂氣沉丹田、鬆腰塌胯、開襠、沉氣等等說法,都不過是在強調降低重心而又靈活安穩。在髖關節靈活之後,再加以腰部的旋轉自如,才可能化解對方的來力,安穩不敗。一般化勁功夫不好的人,大多是沒有經過嚴格的塌胯訓練,髖關節未能鬆柔靈活的結果。”運用弓步時先落胯,後塌胯。塌胯時腰背部、臀部肌肉放鬆,胯骨自然下垂,胯骨與腳底湧泉穴形成弓勢。太極拳名 家林墨根先生在四川省太極推手教練員學習班上說:發勁時鬆腰塌胯,人就跌出去了。塌胯用於摟膝拗步掌、撇身捶等動作。


五、開胯


它不是指廣義的開胯,而是狹義的開胯,指左右兩胯的對拉鬆開,膝蓋外展。胯的對拉鬆開是以意氣帶動形體,是胯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內藏勻勁的繃鬆,不是鬆懈式機械的拉開。開胯後,其勢產生一種既沉穩又靈活的彈力,與意念一起形成整體勁。開胯發勁時應是瞬間爆發的,不宜延時僵滯。開胯用於單鞭掌、扇通臂等動作。


六、合胯


合胯是指組成胯關節的各部分向命門穴至會陰穴之間聚合,與腰和腿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做好合胯能使身勢整體穩固,若與意、氣、勁合理配合,必然使根基如泰嶽之穩固。合胯是從外向裏合,不是胯關節自身的緊縮和僵死。合胯發勁時應是瞬間爆發的,不宜延時僵滯;合胯化勁時則相機慢些,合至對方來勁化淨即可。合胯用於打虎勢、彎弓射虎等動作。


七、轉胯


轉胯是指前腳的胯關節及肌肉韌帶沿水平方向由內轉外或由外轉內的狀態,用於進、退行步時中間過渡的提腳動作,或在直勁轉橫勁、橫勁轉直勁的動作。若是行步時轉胯就是以胯領起虛腳提起邁出,前實腳轉胯的幅度以轉至後腳跟、後腳掌、後腳趾先後提起離地之時為准。轉多了會使身勢歪扭而影響重心,轉少了則提腳不自然,要周身協調。實腳沉穩,虛腳輕靈。拳諺說“腰胯微轉鳥難飛”,既強調了腰胯在技擊發化勁時的重要性,也說明了部分動作最終的勁力是由身體單側作用到目標上,在完成技擊過程中,胯關節為了協調整體動作的完成,必須做出相應的轉胯動作。


八、旋胯


旋胯是指虛腳的胯關節及肌肉韌帶沿立圓方向由下轉上的狀態,用於橫向行步中間過渡時的提腳、收腳動作。譬如雲手、十字手等動作。旋胯就是以胯領起虛腳提起橫向移步靠攏或邁出,虛腳旋胯的幅度以旋至腳跟、腳掌、腳趾先後提起離地之時為好。旋多了會使身勢變形而影響重心的穩定度,旋少了則提腳不順。要周身協調,實腳沉穩,虛腳輕靈。


九、脫胯


脫胯是指髖臼和股骨頭好似脫開一樣的感覺,故有“胯鬆欲脫”之說,用於右左分腳、踢腳、蹬腳等動作。太極拳的起腳擊打動作主要是由髖臼和股骨頭構成的髖關節來完成,又有胯關節周圍的韌帶、髂骨股韌帶、恥骨囊韌帶、坐骨囊韌帶等和腰肌、腹肌、盆帶肌、大腿肌等輔助完成,不同的腳打動作是一個複雜的協調工作。踢腳或蹬腳時把部分注意力放在腳尖或腳跟,以腳的末端上領,這樣做法可以減少胯關節的支配意識,無意間就把胯關節放鬆了。還要做好整個身勢的虛實變換,若能配合丹田內氣發放則效果更好。


十、提胯


提胯是指實腳的胯關節及肌肉、韌帶向下鬆沉,同時虛腳的胯關節及肌肉、韌帶向上提起,形成上下相爭的鬆胯狀態用於提手上勢、金雞獨立等動作。提胯利用上下折疊的勁道,能較好地傳遞地面反作用力,達到借地之力又借人之力來打擊對方。


十一、送胯


送胯亦俗稱跟胯,對應前腳膝關節前面的胯部向前挺出。應意念命門穴把胯側前送去,或者想著骶骨托起胯關節向側前推去,有如 葉大密 先生所說“尾閭如行舟之舵”的意思。此時注意放鬆會陰穴和腹股溝、膝關節, 讓腰、胯、腿的肌肉、韌帶恰到好處。送胯前腳是虛腳有虛腳的用法,是實腳亦有實腳的用法,目的是基本相同的,但中間過渡動作不一樣。由胯將勁力傳達至腰部,以爆發內勁將對方擊打、發放,如果送胯動作做成縮胯(除了用於引化的縮胯之外),會使胯關節本身及附著在胯關節上的腰、大腿的某些肌肉、韌帶出現負功,將起於腳的部分氣力在胯關節處被抵消或改變方向,錯失機會和勢能,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擊打、發放效果。恰到好處地送胯,是得機得勢的表現。送胯用於斜飛勢、白蛇吐信、邊化邊發的動作等等。


十二、抽胯


抽胯是指左胯部或右胯部用意向前送出一點(但是不能著意用力向前挺),同時髖關節向上翻的鬆胯狀態,有如水泵抽水吸上之意。抽胯能把虛腳從腳跟、腳掌、腳趾很自然地帶起離地,用於進、退行步的虛實轉換。


以上介紹了十二種鬆胯狀態,便於練拳者在盤拳架、揉手時對號入座自查。這個動作哪個勢是否鬆開了胯?太極拳特有的感覺是否良好?太極拳的貓形步包含落胯、塌胯、轉胯、抽胯、送胯等,多練貓形步,練好貓形步,對於體悟鬆胯很有幫助。


太極拳是門內家拳,有看得見的形體動作,亦有不易觀察的內功運行。腰胯在太極拳中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如何具體運作,用文字詞句來描述表達,很難完全準確,故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說。由於本人掌握太極拳技藝、文字水平有限,恕有某些細節內容文不達意。所以說練拳者在聆聽了明師的指教講解後,還得在明師的同意下,用手撫摸一下明師示範動作鬆胯時骨、肉、皮的變化,這樣學法心中有數,比較明白。要想活胯首先從鬆柔人手練起,對於成年人學練太極拳,由於胯骨、胯肌肉、胯韌帶鈣化變硬,所以相對青少年來說,不易把胯鬆開,兩三年時間能鬆開胯,已經算是較快的了。除了盤拳架、揉手之外,還要在明師指教下練些抖鬆胯骨肉、平圓立圓轉胯的輔助功法(注意的是不要誤練成扭胯翹臀的舞蹈基本功),提高支配胯靈活運動的意識與能力。但是真正的鬆胯仍在用意,不用拙力。


                                                TC轉載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體能量的開發》除了腦力,體力也有無盡的潛能


當一個人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有了自信,自然就會產生想要挑戰自我的動能。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畢業,曾任雲門舞集專任舞者十餘年。現任國立體育學院體適能中心師資培訓總教練、國立體院及台北體院兼任講師、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主要領導訓練官等。


「藉由深層的呼吸來調整生命,讓生命能量充滿身體的每個部位。」當我們專注在呼吸時,吐納之間自然會引導你去延展、探索肢體;在一吐一吸之間,能夠清楚地覺察到自己身體是如何被填滿與掏空。經過一段時間後,隨著胸腔深層的收縮與開展,慢慢感覺到身上一些不好的累積,可以藉由呼吸將它排出,身體有什麼好的地方,也可以藉由呼吸將它分散到每個部位去。


有氧呼吸,讓能量流竄全身


「學會深呼吸,是開展身體潛能的一個簡單的開始。」我指的不是反射性維持生命的正常呼吸,而是運用深層、類似強制式的呼吸法,讓身體充滿氧氣。
現代人常有打呼、呼吸中斷等睡眠障礙,使得睡覺時呼吸得很累,血液裡的含氧量變低,隔天起床後,還是很容易感到疲倦。如果能在平時習慣深層呼吸,增強身體的心肺功能,讓呼吸不只是停留在維持生命的層面,而是可以喚醒每一個細胞,藉由吐納的自然頻率,丟掉體內不需要的過度積累,騰出空間來吸取更多的生命能量。


身體有氧是健康的根本,在一吐、一吸之間,人們會感覺到身體出現了細微的變化,像是有股力量在體內流動著,緩緩推動著你透過肢體的延展,讓身體的負擔變輕了,心情自然也感到無比舒暢。當一個人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有了自信,自然就會產生想要挑戰自我的動能。


持續性地運動,瞭解身體潛能的第一步


「一方面改變自己的觀念,一方面靠練習,讓身體有記憶,同時也會提升心理層次,像是抗壓性等。」常有人低估自己的能耐,總覺得自己肢體不協調就是運動神經不好。


其實,「只要相信,你就能做得到。」這也是為什麼運動員、舞者的個性比較開朗的原因,因為他們在訓練過程中早已把那些焦慮、懷疑都磨掉了,就算自己做得不夠完美、不夠登峰造極,但就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所以,從事任何運動之前,都要先從改變自己的觀念著手,要先認為自己做得到;至於如何讓自己真的做得到,這就必須要靠練習了。


有別於運動員、舞者對超越體能的自我要求,一般人會做運動,大多是為了求身體健康,但是要能長時間維持住這個習慣卻很困難。有時候,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開始運動了,但一場邀約、一趟出差,又壞了原先的規畫。也許你會覺得,只不過一段時間沒做運動,應該沒差吧。但別忘了,身體會記憶,只要一忽略,先前做的所有努力也就可能前功盡棄,這也就是為什麼運動員必須每天練習的主要原因。


所以,或許可以先衡量自身的能耐,找個讓自己做得愉快、做得持久的運動。這也是瞭解身體潛能的第一步,不同的運動會為身體帶來不同的能量,像瑜伽和皮拉提斯,是在訓練全身肌肉的持久力、肌耐力;重量訓練,是鍛練身體的爆發力。即使每天在家踩室內腳踏車,只要維持同樣的運動時間,再慢慢加強腳踏板阻力,同樣也可以訓練全身的肌耐力。


「拉長運動的時間,比加強運動力度來得重要。」千萬別逞強,一開始就挑戰高難度的運動,這只會讓身體不堪負荷,也容易在下一次運動時產生落跑的念頭。只要能夠持續練習,身體就可以隨著一次次能量的累積,配合深層的呼吸,彷彿像是打通任督二脈,就連原本力不從心的延展姿勢,透過內外運行中不斷地被激發,做起來也就愈來愈輕而易舉。


循序漸進,挑戰身體的極限


每天讓身體充滿活氧,除了持續運動強健骨骼之外,還需要良好的肢體平衡感、靈活度及穩定性等,可以透過訓練身體的柔軟度、力度、耐力的運動,來延展肢體的極限。


當身體肌肉的力度和延長性不足時,往往很容易造成關節活動力退化,尤其經常發生在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身上;像是小腿容易抽筋,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小腿沒力氣,其實有部分原因是因為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小腿血液循環不佳所致,有些人甚至還會伴隨著腳底板抽筋等現象。


訓練身體耐力,可以延緩身體的疲勞感,也是一種身體意志力的展現,像是從歐美傳過來的熱瑜伽,其原理便是藉由在沙漠中訓練身體,讓身體適應艱難的環境,對於活絡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延展全身肌肉,都有所助益。不過,這項運動因為是在有熱度的室內中進行練習,建議有心血管疾病、孕婦等不要嘗試。


人體的潛能無限,不論是延展、跳躍、奔跑等,永遠都有人不斷試圖超越、打破自我體能或體力的極限。唯有先去瞭解身體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又被什麼所阻礙?,進而勇於嘗試,挑戰身體的極限,才可能重新找回自我的身體能量,並且無限地開發。(文字整理:陳舒榆)


辦公室的伸展操


*柔軟度不好的人,可以考慮藉由椅子當作輔助器材,練習前彎的動作。剛開始,先擺張椅子在前面,兩手伸直扶住椅背,再把身體放鬆,背部慢慢地下壓。每天固定做幾次,當身體習慣這動作後,就能夠愈彎愈下去。


*拿條長毛巾,練習雙手於後背上下交握,一開始或許毛巾拉長些,等身體的伸展度開了,就可以愈拉愈短。這也是逐步訓練身體柔軟度的方法。


*要保持小腿的肌肉強韌、結實而有活力,可以配合弓箭步的延展動作,順著呼吸五到六次;每天固定做幾次,久了絕對會有效果。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 高雄世運 太極美少女范嫚紜 太極拳 --真是台灣之光


太極美少女比賽影片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9 Sat 2010 18:12
  • 站樁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課題,是呼吸.
  
近日太多朋友皆在談健康,談養生,談保持快樂心情,也談氣功.
  
氣功的法門極多,但有沒有一種最單調,最原始,最適合所有人,或說for dummies (給傻瓜) 練的功法?
    
站好站實站定 自然會呼會吸
   東想西想,想到有一種最不像練功的練功法或許可以合乎.這功法,叫做[站樁],粗看只像是罰站,然據養生家指出,這是世間最了不起的發明.
  
有可能將來隨處可見三個人,五個人的在樹下罰站.而家庭中或許出現這樣的對話:[你要出去啊?] [,我要到樓下公園里罰站.]
  
所有的內家拳皆強調站樁之重要.把樁站好了,站實了,站靜站定了,再微微舉步提手便即是打拳了.太極拳有幾十個招式,但有人主張把起式好好的練好.起式便如同站樁之外加上將手緩緩抬起,再緩緩壓下,手的動作極輕柔,以不干擾站著的樁.至於後來移步如貓行,轉身如檸巾,皆為了離原本站成好好的樁不遠.
  
那麼,什麼是站樁呢?以姿勢講,不過是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微彎,兩手在胸前抱成圓形,垂肩,鬆胯,總之,但求全身放鬆舒服.
  
以心念講,最好啥念也無,只是站著.以呼吸講,最好不去管它,它自然會呼會吸.
  
近代[意拳] (又名[大成拳],算是脫胎於董海川,郭雲深的[形意拳] ) 的創始人王薌齋(1885-1963)於站樁之闡述,最為精闢;[ 練習樁法時,形雖不動,而渾身之筋肉氣血與神經以及各種細胞,無不同時工作. ] [ 只要舒適,自然,輕鬆,無力,渾身像躺在水中或空氣中睡覺,就大半成功. ]
  
他又引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所謂[ 衣帶漸寬終不悔] , 示習者以恆.他說: [堅持百日即有感覺.堅持三,四年,即覺四肢膨脹,手足發熱,有灌鉛之感. ]
    
腸鳴放屁打嗝 體內器官通暢
   恆心極是要緊.但即使沒站上百日,沒站上三,四年,已有太多人感到頗強的效果,如身上覺似有蟲爬,蟻走,肌肉跳動,腸鳴,放屁,打嗝等現象,這皆是人的內部在追求個器官,.管道之通暢的結果.
  
這其實也是呼吸一逕追求之事.且看當吾人勉力將手向上高高抬起,一放下,便發現有一大口氣要急急呼了出來;又當你按背後膏盲穴或腰部,亦有一口大氣要深深的呼了出來,這種種便說明:我們身體某些沒有通達或原本滯鈍的經穴,造成呼吸不足;而當它被伸展開或被按壓通了,氣就忙著要往那兒去矣.故伸展筋骨( 或如打拳,瑜珈)與按摩,常是練呼吸的前提.而呼吸,又常是逐漸自內部--泊泊的沖開經穴與打通筋骨的自然功法.
  
即此,可之呼吸是身體何等重要又何等幽微精妙的工作啊,吾人怎能不好好珍惜每一口的呼吸呢?
                                                                       ------
摘自聯合報------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專家推薦 每天做一分鐘 "金雞獨立" ,對高血壓、高血糖、頸腰椎病有幫助,還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症 。


雙眼微閉,做 "金雞獨立",是養生專家中里巴人推薦的養生法。 它是一個動作簡單又有效的健康法。 個動作的關鍵是 - 「眼睛要微微閉著」。 閉著眼睛做金雞獨立,如果站不了十秒鐘,表示平衡感退化到了六、七十歲的地步。 多練習可以恢復平衡感。


保健養生暢銷書《求醫不如求己》,去年面世後,就一直蟬聯中國各大書店健康類圖書排行榜榜首,並在半年內再版十二次,發行量達百萬本以上。本書之所以大受歡迎,主要是它教導了許多實用簡單的保健小方法。本書的作家,也是中國著名養生專家中里巴人,日前來新期間,就透露了最簡單又有效的養生法。


中里巴人立刻推薦了 "金雞獨立"。他說,身體出現疾病,中醫理解為五臟六腑之間相互協調的關係出了問題,身體不平衡了。而 "金雞獨立" 就可調節彼此的關係。中里巴人說,許多人起初五秒都做不了,但後來可以站上兩分鐘。


隨著站立時間的延長,頭重腳輕的感覺沒有了,睡眠質量大大提高,頭腦清楚,記憶力也明顯增強了。"如果你能每日閉著眼做金雞獨立一 分鐘,那麼老年痴呆今生便與你無緣了。"


他指出,我們的 腳上有 6條重要的經絡通過。單腳站立,虛弱的經絡會感到酸痛,同時也得到了鍛煉。經絡對應的臟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相應得到了調節。這種方法可以使意念集中,將人體的氣血引向足底,對於高血壓、糖尿病、頸腰椎病等病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還可以改善小腦萎縮,預防痛風等。


常練金雞獨立可迅速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 足寒症,這是治本的方法,也可以迅速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他說,一般人都適合,尤其是從年輕、身體健康的時候就開始堅持每天做,將來患上中老年疾病的幾率,也會比較低。 不過,七十歲過外而雙腳已站立不穩的老人,就不適合免強多做。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年前便已挺聽說有這種氣功,相當神奇,可惜無緣接觸。因腦中風復健所需,經一位中醫朋友建議,練『自發功』,讓因中風造成的手腳發麻狀況可因氣血通順而加快復原。經朋友帶領至『自發功』發源地中央大學,請教當地師兄如何一窺堂奧。與一般氣功不同,它是一種可以自發治病的功法,不需要記招式,也不不需花大錢學習,只要找練過的人指導,懂得如何讓自己放鬆,讓自己進入半夢半醒之氣功態,再找一個氣場好的地方就可以練,建議先看過 林孝宗 教授所寫自發功的書,再來練較容易入門。


shiaucs3533@yahoo.com.tw


阿諾經絡養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 2